重塑辅导员职业权威刻不容缓


■马星宇
近期,国内某媒体刊发文章,将高校辅导员比作“1∶200的24小时服务员”,以此体现高校辅导员当下面临的职业困境。这一比喻引发了很多高校辅导员的共鸣。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和服务学生的辅导员,有着“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等甚高的职业角色定位。然而,现实的情况则是辅导员不仅要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服务好一些“巨婴化”的大学生,处处留痕以规避可能随时问责的事故,也要应对不同“婆婆”布置的种种任务要求,同时还要在身心俱疲中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以获得重视乃至转岗的机会。
久而久之,辅导员不仅成为校内各大部门随叫随到的兼职临时工,也变身为领导眼中哪里需要去哪里的“消防员”,有时甚至沦为学生随便使唤的“保姆”。
辅导员不能“哪里需要哪里搬”
显然,一名时刻处于“五加二”“白加黑”“7×24”紧绷状态中的辅导员,一名缺少职业专业性和权威性的辅导员,是难以做好“人的工作”的。不仅如此,作为既是教师又是干部定位的辅导员,其职业往往处于“说起来极端重要、干起来可以次要、发展起来搁置不要”的状态,“双线晋升”的激励政策往往近似空中楼阁,口惠而实不至。
也正因如此,高流动性、年轻化成为很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真实写照。据笔者了解,一些高校几乎没有工作超过10年的辅导员。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的梯队性缺失,也给这一工作带来了诸多隐患。
不难看出,正因为职业边界的模糊性,辅导员思政育人的主责主业在日益增加的工作内容中被不断稀释,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权威性也在这种不断兜底的服务中被日渐消解。辅导员从未得到过老师的尊称。
作为与学生距离更近、关系更亲的一种职业,辅导员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制度性设计,有着包含行为教导、生活服务等在内的多元工作职责,但政治领导、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等育人工作仍是其主责主业。因此,辅导员必须要将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但解决实际问题绝不意味着沦为学生生活的“服务员”。
从这个角度说,辅导员的职业权威性体现在其工作的专业性上,而不会产生于处处守底线的事务性工作中,因为这样的工作是可替代的,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量事务性工作都可以在线自助办理。
因此,尽管院校差异带来的工作理念不同,技术赋能事务工作的程度也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辅导员都不能仅仅沉浸于事务性工作中不能自拔;高校也不能仅把辅导员定义为“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砖块”。没有辅导员的成长发展,就不可能持续赋能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
在与学生相融的过程中赢得尊重
对于辅导员来说,不断在融入学生中持续学习、发展,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
首先,要学在学生前头。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大学为学生而办,学生为学习而来。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带领班级建设良好学风不仅是辅导员的职责所在,更是辅导员赢得学生认可和尊重的关键因素。
辅导员个人的成长发展必须建立在持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很多人往往以工作忙为由而放弃持续学习。久而久之,长期的持续输出使自己跟不上时代和学生发展的步伐,最终只能保障学生生活,而无其他“价值”。
笔者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某体育专业背景的地方普通院校辅导员,在学生大一时与其共同约定,坚持每天清晨5点起床学习。4年后,该辅导员通过了司法考试,并考取了思政专项博士研究生。
不难看出,坚持学在前头既能引导和带动学生学习,用学习成效赢得学生的尊重,也能为个人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要融入学生中间。辅导员要融入学生所在专业,在事关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环节发挥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具体而言,便是不断提高自身思政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结合所带学生的专业开展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学科赛事、评先评优的实际收获中,进一步增进对国情民意的了解,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作为一名辅导员,笔者近年来积极带领学生创作新闻时评、数据新闻,组建与专业相融合的实践团队,深入基层一线实践,围绕“挑战杯”等重要的专业学科赛事创作作品,既为学生今后升学、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也将思政教育虚功实做。
最后,要走在学生后头。与其他教师相比,辅导员是离学生最近的,但辅导员毕竟不是专业教师,更不可能事事直接指导学生。虽然我们并不提倡辅导员只当“服务员”,但要做到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就必须首先从内心深处关心关爱学生。
辅导员需要走在学生后头,既要对因经济困难、心理困惑、情感困扰、健康困境等原因掉队的学生“扶一把”,也要对那些没有奋斗目标、无所事事的后进生“推一把”,在感同身受中让学生感觉到有人和他们在一起,从而重拾努力前行的动力。
重塑辅导员职业权威是高校之责
当然,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辅导员职业权威的形成也需要高校层面从多角度支持。
就高校而言,让辅导员真正发挥育人效力,守护学生成长成才,就必须稳定支持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一所认为辅导员岗位可去可留、辅导员工作可有可无的学校,必然会伤害其工作积极性。换言之,如果一所高校只是想着薅一茬又一茬年轻辅导员的“羊毛”,而不考虑如何更好地培养和使用富有经验的辅导员,该高校的学生工作就难有起色。
让辅导员有尊严地工作,必须打通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渠道,并真正将“双线晋升”的政策落地。
比如在职称评定中,有的学校非但不将辅导员的指标计划单列,还比照专任教师的评聘标准,让辅导员职称止步于讲师乃至助教;再比如,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辅导员职级提拔的文件,但落实兑现难度极大。
相反,有的高校建立了完善的职务、职称评价体系,副教授辅导员评聘接二连三。每遇提拔,必有基层成长起来的一线辅导员。如此一来,辅导员个人发展渠道通畅了,队伍也就稳定了,辅导员自然也更受重视了。
此外,高校还应该科学厘定辅导员的职责边界,特别是下大力气减少机关部门随意抽调、借调辅导员的行为。让辅导员守住学生健康成长的底线毋庸置疑,但不能一方面说学生工作重要,另一方面又允许各部门随意对辅导员队伍“釜底抽薪”。
此外,高校要尽可能用信息技术赋能思政工作,将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腾出时间更好陪伴、指导学生。
总之,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制度性设计,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无须重申,但其职业角色越来越定格于“服务员”,这显然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辅导员自然也会在这种被忽视的环境中丢掉职业初心。辅导员职业权威的重塑既是他们自己的事,更是高校自身的事。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中国科学报》 (2024-02-27 第3版 大学观察)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2-424.html重塑辅导员职业权威刻不容缓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申报】关于开展2024年度怀柔区第一批人才引进集中申报需求征集工作的通知
【征集】关于开展商业航天技术合作项目指南需求征集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23〕213号)
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破8000亿元 委员热议持续疏通科技转化“堵点”
量子半导体器件实现拓扑趋肤效应 可用于制造微型高精度传感器和放大器
两会声音 | 北京两会代表委员们聚焦这些科技热点→
国产智能操作系统步入新阶段
《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
《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
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通知
大吉大利:惠州垫还信用卡,口碑商户高效便捷服务
大吉大利:佛山上门代还信用卡,最便宜的地方,价格最低的地方
学习:羊小咩便荔卡包怎么套出来最简单方法,最新方法已更新
总结:套京东白条联系方式(详细操作的9种方法)-知者
诚信!长春朝阳线下套visa卡境外额度很安全,具体步骤支持线下!
教程: 羊小咩享花卡秒到账方法 (小编亲身经历教你如何套羊小咩)
霜月:靠谱的苹果id贷(商家常用的方法)
方法:苹果id贷微信放款(专业贷款)苹果id贷是你急用钱的福音
渊明:羊小咩享花卡额度怎么提现(2024年推荐五个方法)
17步:京东白条购物额度怎么快速套出来的(五种方法提现详解)-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