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名下“百万粉丝”账号归谁?


【案例苑】
●案情:小吴是一家鲜果公司员工,公司决定运营社交媒体,并组建项目小组,小吴作为小组负责人以个人身份证实名注册了新媒体账号。该账号定位为生鲜美食制作,由公司提供拍摄场地、素材,员工共同策划拍摄主题、文案、营销等环节,该账号获得近百万粉丝关注,为公司带来不少经济效益。不久后小吴离职,公司要求其交接账号,小吴却说该账号是自己个人所有,拒绝归还。公司遂将小吴诉至法院。
●判决: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公司与小吴之间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劳动者创造出的劳动成果应当归雇主。法院查明,该账号由包括小吴在内的多名员工发起,主要内容为宣传公司业务,员工共同构思创意,公司提供拍摄设备等支持,账号还被纳入公司视觉媒体部门管理,故账号内容并非小吴个人独自创作;辞职后,小吴也在个人社交平台称不再运营账号。综合来看,账号是公司员工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法院一审判决使用权归属公司所有。后小吴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说法:随着流量经济的发展,“网红”账号的经济价值与日俱增。通常情况下,如果账号是以用人单位名义注册,员工基于工作职责进行运营管理,账号权益一般应归属于用人单位。如果员工自行注册和使用账号,通常应认定账号权益归属于员工。但网络服务平台的实名认证机制作为一项管理措施,并非判定账号使用权的唯一根据。当账号“名不副实”的争议发生在职场时,一般要综合考虑注册行为是否为履行职务行为、账号内容是否为工作内容、制作主体是否为实际使用人、内容与注册人的人身紧密程度等因素,做出合理认定。
与此同时,公司在推广宣传时,应尽量以公司作为主体来注册账户,注册在他人名下时,可以通过协议明确账号的权属,并对双方权利义务、账号运营管理等内容进行详细约定,避免出现类似争议。
(光明日报记者王金虎整理)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23日05版)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23-47459.html员工离职,名下“百万粉丝”账号归谁?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经开区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
【申报】关于征集2024年度中关村示范区改造提升存量空间资金支持项目的通知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通装〔2023〕268号)
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
【图解】《海淀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企纾困的若干措施》
国产智能操作系统步入新阶段
石墨烯半导体研制成功 可能应用于量子计算机
我国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建成
第七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境外赛区医药健康领域决赛举办
【公示】第一批北京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公示
积尘自燃:花呗大额度怎么提现出来(推荐三个完美操作方法)
国内印度克唑替尼多少钱一盒(250mg×60粒)价格折合人民币约6500元起(2025更新中)2025购买印度克唑替尼代购价格一览表:每盒售价(约2600)一盒一瓶
大吉大利:广州增城垫还信用卡,找我就可以了,值得信任
秉烛达旦:花呗风控如何提现出来 - 最新的3个提现方法
大吉大利:惠州龙门县代还信用卡真实商户积分,流程简单高效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苏可欣如何印度代购
喜笑颜开:广州代还信用卡取现,找我就可以了,大家都找他操作
尽在掌握:苹果id贷需要什么资料,id贷款口子
方法:京东白条额度怎么套出来(推荐这家很靠谱)-知者
关于:羊小咩的钱怎么套出来(新手必学的5个秒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