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也受不了知网的涨价?没那么简单!

中新财经4月19日电(记者宋宇晟)知网又上热搜了,这次是因为“涨价”。
微博截图
因涨价停用知网?
此事起因是“中科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消息近日在社交媒体流传。
红星新闻报道称,疑似“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于4月8日发布通知称,“2021年中科院集团中国知网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已达到千万级别,高昂的订购费用已成为中科院集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中国证券报、红星新闻等媒体求证,中科院停用知网数据库属实;但知网方面回应中新经纬称,上述消息“不属实”。
不管怎样,此事之所以引发关注,与过往知网的涨价行为关系密切。加之去年退休教授赵德馨诉知网获赔70多万,中科院与知网之间的问题更引人注目。
高校与知网之间的博弈其实由来已久。
去年即有报道梳理,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发布公告暂停使用知网,停用原因均为知网涨价过高,无法和学校达成使用协议。
其中包括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停用知网原因均与续订价格上涨有关。
例如,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由于续订价格涨得离谱”曾宣布停用知网。同年,北京大学官网上也贴出了知网将停用的通知,理由是“数据库商涨价过高”。
降价还是涨价?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21年年末知网侵权案引发广泛关注后,知网下调了硕博士学位论文下载价格。其中,硕士学位论文每本下载价格从15元下调至7.5元,下降50%;博士学位论文每本下载价格从25元下调至9.5元,下降62%。
知网截图
刚刚降价,又被媒体曝出涨价。其中是否存在矛盾?
事实上,绝大多数高校师生并未直接向知网“买”论文,而是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向知网交包库订购费后供师生使用。
多位不同高校师生向记者证实,其所在高校付给知网的包库订购费“几乎每年都会上涨”。
记者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查阅高校、科研院所采购知网数据库的成交公告。其价格存在较大差别。比如,此前曾宣布停用知网的武汉理工大学,今年采购知网数据库花了127.85万元;北京语言大学只有65.45万元;清华大学则有188.03万元。
截图自中国政府采购网
知网何以涨价?
也就是说,虽然知网下调了硕博学位论文的下载单价,但并没有信息证实,高校、科研院所的包库费用也因此下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今年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知网与入编期刊及其作者关系十论——从赵德馨教授诉中国知网侵权案说起》的文章,其中披露了知网的“销售模式”。
文章写到,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基本都是以包库方式购买本单位需要的知网相关数据库,学者个人在校园网等单位内部网下载知网文献是无需付费的(因为单位已统一买单了)。
文章还称,包库是销售的主要方式,但每个包库用户当年下载总量无疑会成为下一年知网与该包库用户间谈价的基础。
也就是说,高校、科研院所付包库订购费的上涨或下降,与包库用户当年下载总量有关。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看到,知网因几乎收尽国内学术文献,确实形成了其“优势”。一方面,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学术文献的使用方法与传播方式;另一方面,这样的“优势”当然也会成为其议价时的重要影响因素。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6-248.html中科院也受不了知网的涨价?没那么简单!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国际科创项目前沿大赛竞技
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
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密云分赛区征集公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23〕213号)
【解读】关于《进一步促进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政策解读
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关于评选表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首届中关村数字传播论坛在京举办
《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
科技部2023年全国人大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图说外观设计|一图概览外观设计本国优先权制度
悦刻价格表一代到五代,悦刻一套价格表
喜从天降:上海金山区上门代还信用卡,可长期帮还,多年经验诚信
如登春台:昆明官渡区代还信用卡垫还,口碑商户需要的请联系
欣欣向荣:深圳代还信用卡取现,口碑商户流程简单高效
锲而不舍:美团月付怎么套出来(推荐五个最新操作步骤)
花团锦簇:东莞上门代还信用卡,找我就可以了,便捷商家
花团锦簇:惠州上门代还信用卡,真实商户积分,价格最低的地方
分享:风控花呗是怎么把钱扫出来的?推荐两个办法
瑾瑜:苹果id贷有哪些(五大方法真的很好用)
小白必阅:羊小咩便荔卡怎么套出到微信